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

羅大佑的“家國情懷”——北京學者評論


三部戀曲,是羅大佑的情歌代表作。《戀曲2000》更是一首難得的政治戀曲,其中充溢著對家國的期盼與懷想。

李敖訪大陸與歷史情結

作者: 韋弦

聯合早報2005年9月15日

  台灣作家李敖即將造訪大陸,讓人想到曾經引領風騷的台灣其他人物及其人生軌跡。無論愿不愿意承認,這些人物始終在文化的鄉愁中,凝思歷史和未來。

  李敖是學者,惟我獨尊、惟我獨狂,他并不是政治家,更非政客,但他與政治有著扯不斷的聯系與瓜葛。他因文字而陷入政治,后來一度成為政黨之外的精神教父,直到今天,他還在台灣政壇上“雖千萬人、吾往矣”。

濃烈的政治情懷

  李敖以反國民黨始,反一黨獨大、反兩蔣的獨夫政治,文星案其實是雷震案的血脈。繼而李敖又反李登輝、反民進黨、反上台后的陳水扁。當初黨外的精神教父,今天完全走到了當初那些黨外人士的對立面。古稀之年的李敖,是台灣鮮見的公開支持“一國兩制”、反對台獨的旗幟性人物。對此,相信很多人當年都不會想到。

  羅大佑也是引領潮流的人物,一身黑衣唱響台灣,是唱出亞細亞孤兒的歌壇教父。羅大佑與政治的瓜葛更少。上世紀80年代,他是歌手,是情歌聖手。

  但是,羅大佑的作品里一直少不了對現實的批判、對政治的抨擊,他的血脈里也一直有著濃重的政治情結。三部戀曲,是羅大佑的情歌代表作。《戀曲2000》更是一首難得的政治戀曲,其中充溢著對家國的期盼與懷想。

  此后,羅大佑對台灣政治的關懷漸漸變得不可遏止。最近几次台灣大選期間,我們都能看到羅大佑站台的身影。他用政治情歌去投票。2004年台灣大選期間,《綠色恐怖分子》成為政治流行歌曲。

  80年代末期,羅大佑還曾經作歌諷刺大陸政治,但一度息聲台灣歌壇之后,于90年代在香港現身。只是香港的音樂工廠沒有成為羅大佑的最終歸宿。2000年代,羅大佑走進北京。今年8月26日,羅大佑再次在北京舉行個人演唱會。這同樣是很多人當年沒有想到的吊詭。

走出小歷史 順應大歷史

  李敖與羅大佑,最終走向了相似的道路,擁抱家國情懷。

  李敖還是史家。他對中國歷史的認識之深,在今天的華人圈恐怕無人能望其項背。歷史使人明智,歷史的底蘊造就了李敖最終的皈依。

  羅大佑走的是另外一條路,他喜歡見証大歷史。80年代的台灣,是政治風起云涌、社會動蕩轉型的歷史時期,羅大佑是見証人。90年代后期的香港,回歸前后的種種歷史情結與千回百轉,羅大佑也是見証人。今天的大陸,同樣處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,羅大佑還要做見証人。

  到了北京之后的羅大佑曾說,北京有著深厚的文化與歷史底蘊。其實,北京是大中華文化與歷史底蘊的核心。羅大佑最終走進北京,有著歷史的必然和邏輯。

  除了李敖與羅大佑,台灣政界還有兩位走向類似的道路:許信良與陳文茜。這兩位是標准的一度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。許信良做過民進黨主席,他掌管民進黨期間,曾經于1997年台灣縣市長選舉中大敗國民黨,奠定了民進黨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。

  陳文茜曾是民進黨文宣部長,紅極一時的政壇巾幗。但最終,許信良走向大陸,陳文茜離開了民進黨,與李敖惺惺相惜。

  筆者一直以為,政客與政治家的最大區別在于,政客往往著眼于眼前的小利,做眼前的小秀。政治家的眼里卻是家國的利益、歷史的交代,他們做的是歷史的大秀。

  李敖、羅大佑、許信良、陳文茜,他們已經從現實政治中漸漸脫開,他們容易從自己的歷史看清大歷史的去向,最終皈依之。

﹒作者是北京資深國際問題學者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