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
羅大佑:做一宗歷史與未來的最大買賣
「維多利亞港過去是九龍,再過去是新界,新界再過去就是大陸了。」坐在灣仔的「音樂工廠」辦公室裡,羅大佑用手層層比畫窗外藍天下的香港景緻,說著他的打算:「用較長的時間、較大的空間,觀察中國人在九0年代的發展。」
從台灣「出走」到紐約,一度找不到他的定點,再從紐約回歸香港,羅大佑有一種找到了方向的安心。他花了五年的時間才認清,年紀和環境不容許自已作純粹的音樂人,「現在的羅大佑和以前不同了。」
跟著香港成長
褪下黑色外衣,羅大佑以香港為基地,獨資成立「音樂工廠」。首張專輯「皇后大道東」裡,他寫下作為一個香港客的感受:「奇怪的是、任何來到這裡的人,也都像逐漸走進了它的夢境般,跟著它成長,而已奇蹟似的找到了他的夢,而且不想離開。……住在這裡,我覺得像個掮客一樣,做著一宗歷史與未來之間的最大買賣。」
雖然強調和以前不同,羅大佑的音樂創作永遠對社會變動保持高度興趣。他給音樂工廠的定位是:生產富有中國特色、符合香港市情的產品。結果節奏輕快、描寫香港對九七政權交替心情的「皇后大道東」單曲,獲得去年度最佳作曲獎,香港歌迷回饋給羅大佑十五萬張的銷售紀錄。
「九七後,我還會留在這裏,我蠻有興趣看共產主義在此地究竟會怎麼樣?中國人到底過不過得了這一關?」不帶墨鏡的羅大佑眼神堅定。
羅大佑從香港音樂環境中學到「制度」--專業分工與滲透市場的能力。「制度是打群架的東西,在香港,他們總是先看到集體利益,達到目標再說。」
與台灣的環境相比,羅大佑有幾分感慨:「制度不夠健全的地方,人和人的力量會互相抵消。」收起以往的英雄表演,他「現在想做的是team work,並且把這套制度帶回台灣。」
粵語的「皇后大道東」成功後,羅大佑接著針對台灣市場,用台語製作了「原鄉」,曲調重複,描述對象即回到他熟悉的台灣,手法仍不脫「將政治恐懼卡通化」。
看出港台的一致性
對於台灣和香港,羅大佑慢慢看出它們的一致性。「同樣是融合全中國「大陸人」的移民地,是全世界中國人裡民主和西化腳步走在最前面的,必須要站在這個基礎上溝通,彼此互利,而不是一起逃共產黨。」
身為中國人的羅大佑相信,在可見的未來,中國人非走在一起不可,但在此以前,中國人之間需要更多溝通。作音樂的羅大佑,更堅持用音樂去增進任何可能的情感溝通與統一。
【1992-04-01/遠見雜誌/070期】
撰文╱孫秀惠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