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

《非台北觀點》哀歌/王世勛


羅大佑有一首叫做《東方之珠》的歌,有一陣子在中國大陸很流行。在台灣大概很少有人對這首歌有什麼印象,台灣人對羅大佑的印象,應該還停留在《鹿港小鎮》或者是《童年》的階段。

《東方之珠》的歌辭裡有「五千年」,也有「黃色的臉」。五千年再加上黃皮膚,自然就是中國人了。台灣人也是黃皮膚,可是只有四百年。這首歌在台灣流行不起來,是很自然的。早些年劉家昌的《中華民國頌》和侯德健的《龍的傳人》這兩首歌,在台灣都流行過。那是打開電視只有三台可以選擇的時代,於是台灣人就嗯嗯啊啊地跟著人家學舌,唱這種無聊的中國國族主義曲調。

《東方之珠》本來是要唱給香港人聽的,曲子裡訴說的主題是香江之情。可是,香港人大概也懂一些歷史的算術,自己稍微算一算,怎麼算都沒有五千年的歷史,所以也沒那種興頭唱,就留給中國人去唱了。

如果要分類,《東方之珠》不管是曲或辭,都跟《中華民國頌》和《龍的傳人》是同類型的。是很標準的中國國族主義的歌曲,對中國這樣大的國家來說,這種歌曲唱個幾千年都不會疲倦、更不會厭倦,或許就像唱催眠曲一樣,唱著唱著就很舒服地入眠了……,醒來了,就再唱。

中國人喜歡唱《東方之珠》,也不是沒有理由的。香港是中國百多年來恥辱的象徵,香港愈是在中國旁邊閃閃發光,就愈反照出中國的不行。不拿回香港,中國人面子上掛不住,拿回來面子就有了,唱起《東方之珠》就越唱越有勁,割地的國恥也忘了。

九七之前,有些喜歡打趣的政治理論家如此比較華人的世界:香港有自由、有法治,沒有民主。台灣有自由、有民主,沒有法治。新加坡有民主、有法治,沒有自由。至於中國,則是三樣都沒有。

這樣的說法是有點刻薄,可是卻正確而深刻。九二年,香港就回歸中國的意願做了民意調查,百分之八十的香港人反對回歸祖國——中國,還把九七年的回歸叫做「九七大限」,這意思很明白,一回歸就完蛋了。今年不過是第七年,中國就開始自毀當年百年不變的承諾,準備要在香港實施戒嚴令,也就是所謂的「二十三條」。對中國固有文化一無所悉的人,會對中共政權這種言而無信的爛作風感到憤怒,但對中國固有文化,哪怕是只有一些一點皮毛之見的人,都不會感到意外。因為三十年代最著名的中國作家魯迅就曾經如此批評中國人:滿口仁義道德,一肚子男盜女娼。

香港末代英國總督彭定康,在九七年之前就與中國鬧得不可開交,臨去還寫了一本《東方與西方》,把東方價值,也就是中國價值,批得體無完膚。他的觀點與立場,其實也是很接近曾經到日本去留學的魯迅。日本人比英國人更令中國人痛恨的是,日本人不但打中國人、殺中國人,還給中國人貼上一項很嘔的標籤:清國奴!這個名詞在台灣,只要是七十歲以上的台灣人還很多會用。清朝在中國實施了三百多年的少數統治,以極少數的人統治絕大多數的漢人,不但教漢人理光頭,留辮子,還叫他們一個個乖乖地像狗奴才一樣的喊「喳」!

香港最近經濟差,政治又因「二十三條」這個戒嚴法亂成一團,「東方之珠」蒙塵,這當然不能全怪羅大佑的「五千年」如何把香港唱衰了。只是五千年的中國固有文化,就像魔咒一樣附在這個世界上心向祖國——中國——的華人身上,讓人陷於歷史的醬缸裡,腦筋昏亂而不自覺。羅大佑就是一個頭顯例,從《鹿港小鎮》開始到《東方之珠》,就是從理性思考開始,而回歸到歷史醬缸的沉澱之中。

還好台灣人從九七年就開始唱《愛拚才會贏》,終於唱出了一些眉目出來,把沉澱在歷史醬缸◆的國民黨唱倒了,就不用再唱什麼中國五千年的哀歌了,愈唱當然是會愈衰的。哀呀——香港! .....2003-08-28【台灣日報】

http://taiwandaily.com.tw/news.php?news_id=4823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