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

台上台下


這部電影是羅大佑成名之後,參與的電影音樂製作。羅大佑參與的另外一部電影音樂製作是大名鼎鼎的《搭錯車》,但是《搭錯車》雖然寫明羅大佑參與電影音樂製作,但是《搭錯車》裏面卻沒有羅大佑的作品。

在這部同樣拍攝於1983年的《台上台下》中,羅大佑不但主唱了用作電影主題曲的《青蚵嫂》,羅大佑的多首作品也成爲電影插曲和音樂。如張艾嘉演唱的《愛的箴言》,以及《童年》一曲也改變為百老匯風格的音樂,作爲劇情中的舞蹈配樂。

對於我來説,這部電影不但是令人難過的電影,也是一部了解台灣當年歷史的電影,更是了解所謂“族群撕裂”的最佳的教材。

吳念真編劇,林清介導演,張艾嘉和張小燕主演的這部電影,以台灣南部(南台灣)的一個歌舞團的辛酸故事開始,不斷通過主人公的口,提出“要尊嚴”的訴求。特別是,電影的最後,最後來到台北打拼的兩個女主人公,姐姐不斷的犧牲自己,期待讓自己的妹妹有朝一日能出頭天,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是張艾嘉扮演的台南妹妹,是嫁給了台北的《時報周刊》記者,舉辦了“有面子”的婚禮,才算有了“尊嚴”。

這部電影的名字,“台上台下”,不但暗喻了台灣當時北部人的優越和南部人的貧窮的低賤,更是利用北上南下的地理位置,用“台上台下”一詞,批判了台灣社會的不公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羅大佑出演並用作主題曲的《青蚵嫂》,也正好渲染了“台上台下”的主題。歌詞唱道:

別人的先生是穿西裝
我的先生喂是賣青蚵
……
別人先生是瀟灑
我的先生喂是鬥雞眼

這樣的歌詞用在這部描寫台南人民困苦的電影中,很好地破了題。我想對於一個沒有經歷台灣那段歷史的人,如果不看完這部電影,是難以理解為什麽要選用《青蚵嫂》這首台語歌曲來做主題曲的。

一年以後,電影主題曲的主唱者羅大佑,在自己的專輯《家》中,收入了《青蚵嫂》這首歌,可惜的是,沒有沿用電影中的破題歌詞。這也是羅大佑第一次在專輯中收錄台語民歌。

1983年,一批台灣知識精英通過電影關注南台灣民衆的困苦,也把同時期台北的繁榮用來對比。這應當說是相當敏銳的。

20年過去後,羅大佑在去年的新專輯中,多次負面使用“南台灣”這樣的詞,這實在讓人感到羅大佑的變化是多麽的大。但是我們更要知道,這樣的變化是因何而起。

好在台灣雖不成熟的民主制度已經建立,台灣南部民衆不需要台北人來代表了,他們和台北人一樣,擁有一人一票的權利。這樣的尊嚴再也不需要通過嫁給台北人才能實現。

和《搭錯車》一樣,策劃人張艾嘉對《台上台下》這樣的優秀電影的誕生,可以說是功不可抹。

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「台灣電影筆記網站」這樣記載張艾嘉這段時期的活動:

張艾嘉在1981-1986年演出一系列香港新藝城的影片後,才華受到賞識,受聘擔任香港新藝城公司台灣分公司的總監。當時網羅了台灣新電影時期的重要導演,如:楊德昌、柯一正、林清介等,且曾監製及主演過《台上台下》、《海灘的一天》、《搭錯車》等影片。其中還以《海灘的一天》被影評人協會選為 1983年的年度國語片最佳女演員。但後因體力不堪負荷而辭去新藝城的總監職務,便專心於拍片,其總共拍過70多部影片,戲路寬廣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