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
憤怒島嶼:羅大佑的政治音符和音樂政治
華語流行曲經過三十年的修煉(現代香港流行曲新一頁於1974年由顧嘉煇《啼笑姻緣》與許冠傑《鬼馬雙星》揭開﹔台灣當代流行曲於1975年由校園民歌揭開序幕),終於有一張完全坦率的、公開明確的批評政事唱片。
這是羅大佑的《美麗島》。
《美麗島》是羅大佑繼1994年的《戀曲2000》後的首張專輯,十年後的這張專輯共收錄了十六首新歌,分成兩張CD一套推出。《美麗島》由羅大佑自己的公司大佑音樂事業出版,不再由滾石或音樂工廠出品。
《美麗島》是歷來最政治化、批評政客最直接的華語流行唱片。《美麗島》開宗明義,不遮掩、不迴避,有話直說,直指台灣當前政治形勢,將華語流行曲跟社會狀的結合帶到一個新層面。
兩岸三地現狀
一直以來,因為不同的原因,兩岸三地的華語流行曲都不曾和社會情、政治形勢拉上緊密的關係。香港樂壇因為商業掛帥、政治冷感,流行音樂與政治極少拉上關係,這是人所共知的事﹔中國大陸流行/搖滾音樂起步遲,加上政治氣候與言論開放程度所限,論政歌曲至今少之又少﹔台灣樂壇,看來應不像香港樂壇那麼商業掛帥,也不像中國大陸流行樂壇受那麼多限制,但台灣樂壇歷來關注社會政治的作品,也不見得有幾多。
對比起世界其他樂壇,華語流行音樂的關社議政作品是比較少的。箇中原因大底是因為華人性格較含蓄,本身對政治不太熱中﹔中國文人又有種逃避官途、隱遁世外的傳統﹔中國人又不大愛透過文娛藝術議論嚴肅議題,等等。
因此,兩岸三地三十年來的樂壇,大家對流行曲的首要目標是﹕情歌。然後是一些勵志歌曲和人生哲理歌曲,再下來就是帶點社會性的歌曲。要注意的是,這些所謂的社會性歌曲,絕大部分只涉及民生而不涉政治(許冠傑歌曲是典型的例子,他的歌曲觸及大量民生題材,很具社會性,但就從不政治化)。真正論及政治的華語流行曲,始終不多。
香港——
縱使如此,香港樂壇還是出產過一些有趣的、富政治性的流行歌手/音樂。
‧黑鳥
黑鳥是香港最具清晰立場的樂隊,二十多年來黑鳥一直致力於推動自主獨立音樂,對香港社會和政治唱出了動人和有力的心聲,他們的《東方紅》、《九七悲秋風》、《朝陽孩子》、《人民》、《獄中歲月》、《大憲咒》和《青春墳場》等歌曲,都是超越了民生範疇而直指政治論題的出色作品。
‧黃秋生
憤怒歌手黃秋生的《支離疏》、《莫須有》、《雷公劈友除世害》、《黑白亂講》等,都可說是批評政府與政治之作。不過黃秋生其他的歌,較多的還是以談民生、對社會風氣看不過眼為主。
‧LMF
LMF大膽地以粗口入歌,罵傳媒罵唱片界罵盲目年輕人罵得淋漓盡致,但他們涉及政治範圍的歌曲卻並不多,《我愛香港》、《WTF》是他們涉及罵政府政策的少數例子。
‧達明一派
達明一派的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、《排名不分先後左右中奸》,以及黃耀明的《黐孖筋》、《你真偉大》,都是帶政治隱喻的作品。
‧假音人
香港新進獨立樂隊假音人,有《特首不見了》、《問責制唔制》、《咪王之王》、《開咪封咪》等好幾首諷刺時弊的政治性歌曲。
台灣——
台灣方面,涉及政治的歌手/樂隊有﹕
‧黑名單工作室
他們在八十年代尾的專輯《抓狂歌》,以台語搖滾直接批評當時的政治,在當時是出位之作。在較後期《搖籃曲》專輯中一首《生命之輕》,有這樣的歌詞﹕
靠孫中山來打天下……/香總統萬歲……/總統好……/拿扁擔打天下……/拿扁擔打天下/我們大家都知道/國民黨是一個貪污腐化的政黨……
無疑,黑名單工作室是台灣樂壇一支罕有的論政樂隊,在台灣有頗大影響力。
‧侯德健
曾經一度是羅大佑的樂壇對手,侯德健曾有過《龍的傳人》、《潮州人》等名重一時的作品,並比羅大佑早到中國大陸去,影響力可不小。近年侯德健已退出樂壇。
‧趙一豪
1990年,趙一豪的第一張專輯《把我自己掏出來》,被台灣新聞局以「標題具有強烈性暗示」為理由,禁止出售。其後趙一豪益見憤怒,他的歌如《塑膠世界》等就是罵政府的作品。
其他或多或少唱到了政治題材的歌手/樂隊還有﹕
阿德、濁水溪公社、楊逵、林強、朱約信,等等。
中國大陸——
中國較憤怒的、較具社會性而沾上丁點政治味道的歌手有﹕
崔健、何勇、黑豹、唐朝、花兒、The Fly、竇唯、張楚、胡媽個……
不過,他們大都只在社會文化層面和民生層面上作出批判,極少能夠突破社論言論的規限,作出實質的政治批評或談論。
前所未有的聲音
我們可以看到,雖云兩岸三地樂壇批評政事流行曲作品不多,但到底仍是有覑一些具重要性、有趣的作品。不過,羅大佑的《美麗島》一出,就比上述作品都顯得更徹底、更重要和更具影響力。在《美麗島》中,《阿輝仔飼了一隻狗》、《綠色恐怖分子》、《南台灣仔共》、《美麗島》和《變天覑花》都是明確的、清晰的批評台灣政治的歌曲。如果聽眾是喜歡推敲隱喻與象徵的話,那麼,《伴侶》、《手牽手》、《啊﹗停不住的愛人》這些歌,也可列入政治隱喻歌曲類。今且不說這幾首較隱晦的象徵作品了,單這明確的政治批判歌,就夠令人眼前一亮。
《綠色恐怖分子》罵陳水扁的槍擊疑雲﹕
我們不是沒有用的腦袋瓜子/得要教育我們下一輩子/我們將要永遠歌頌你的故事/南台灣的水蓮槍擊騙子/南台灣的水蓮槍擊騙子/Formosa的民主自由歷史……
曾被禁的《美麗島》,講的是兩岸形勢和台灣前途﹕
故土夢裏追/歸鄉共飄泊去/來往有無情天/飛奔入壹零壹裏/多情美麗島/真心換虛擬意……
《阿輝仔飼了一隻狗》罵「阿輝仔」和他的「狗」﹕
阿輝仔是日本的好同胞/聽說在共產是撓背子狗效忠老K坐經國號/又和平政權在大移交……
《南台灣仔共》講統一﹕
南台灣共和國/有世界統美麗的滿足/……/南台灣共和國/有人世統偉大的節目……
就大膽、直接程度而言,《美麗島》比上述列出的中港台政治批評歌曲作品都要強烈,只有黑名單工作室和黑鳥樂隊的作品在這方面可與《美麗島》相提並論,其餘的在這方面都無法與《美麗島》相比。而即使是黑名單工作室、黑鳥或侯德健,他們這類歌較多時是悲天憫人式的描繪,而不像羅大佑在《美麗島》內,直接對當政者作出正面批評與指罵。羅大佑雖然用上了諷刺手法,但他沒有兜圈或遮掩,他是「兜口兜面」來罵的。這是一次激烈而強大的反對聲音,是種當頭棒喝式的叱喝,是華語流行曲界中近乎前所未有的一種聲音。
開拓樂壇版圖深度
就政治性歌曲的比重而言,《美麗島》也該是單一專輯中所出現政治歌曲成分最高的一張。一張專輯內有五首明確的政治歌曲,即使黑名單工作室的唱片也沒有這樣高的比重。若說到其他如黃秋生、達明一派、楊逵或林強等這類作品的比重,就更是不及羅大佑的《美麗島》。
說到影響力,又如何比較﹖就單一首歌而言,流行歌手如達明一派所唱的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會比羅大佑《美麗島》這批歌更為流行,但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到底還是種比喻式的作品,唱在口裏的青少年不一定知道歌詞所說的其實關於什麼。若果以明刀明槍、擺明車馬的談論政治的作品引言,則羅大佑《美麗島》的影響力還應列作頂級之列。黑鳥在港有一批追隨者,但他們畢竟較另類,對主流大眾欠缺影響力,在香港以外的影響力就更少。黃秋生的情也差不多。黑名單工作室在台灣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,可是在中、港的知名度就大有不及。羅大佑近年在港、台的呼召能力與影響雖然略不及在八十年代,不過他在中國大陸地位依然超然,整體來說,羅大佑憑歌論政的力量,在整個華人地區來說,目前仍當列首位。
於此,我們有了樂壇歷來最具政治性、最大膽、最高調兼最具影響力的一張唱片,華語樂壇踏出了新的一步,從此華語樂壇也就有了這樣的大膽作品了。
當然,從創作或藝術角度看,明明白白的、「兜口兜面」式的論政/罵政作品,不一定就是好、不一定就是佳作﹔有時含蓄的隱喻會比這樣巴啦巴啦的指罵更具藝術價值。但從整個華語樂壇一直缺乏這類坦然大膽作品的歷史來看,《美麗島》的出現就起碼具備了這個特定意義﹕它將華語樂壇的版圖深度和豐富性提高了。《美麗島》未必可以唱到街知巷聞(起碼在香港不會),這幾首歌看來也不能改變台灣政局形勢,不過,在樂壇位置上,它已經穩然奠定了它的歷史地位。
[文﹕馮禮慈]
原載香港明報 2005年1月22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